数字广大 | English

学科竞赛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学科竞赛 > 正文

重磅喜讯!我院首获“挑战杯”国赛一等奖,创历史新高!

2019/11/14  点击:[]

11月12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圆满落幕。我院参赛作品《变废为宝—基于进化学习机制的全自动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喜获一等奖,实现我院在此项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同时也是我校首次获“挑战杯”科技发明类全国一等奖。广州大学首次捧得“挑战杯”竞赛“优胜杯”,位列全国第十八名,团体总分历届最高,并获评“高校优秀组织奖” 连续十一届获得全国发起高校资格。

              undefined

我院参赛团队

              undefined

广州大学参赛团队

               undefined

广州大学捧得大赛“优胜杯”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自1989年举办第一届比赛至今已有30年,已连续举办16届。本届“挑战杯”以“挑战筑梦,科创报国”为主题,共收到来自全国2200余所高校200多万名大学生的15万件作品参赛。经过激烈的省级选拔赛和全国复赛多轮评审,最终213所高校的447件作品脱颖而出,入围终审决赛。参赛作品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社会科学、能源化工、经济教育等11个大类。由多名院士领衔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了竞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细致严格的评审。2021年,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在四川大学举办。

在“挑战杯”竞赛期间,共青团广东省委党组成员、广东省团校党委书记潘剑勇来到现场参观了我院作品展位,并对作品表示高度赞扬,鼓励学生团队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急需产品,服务国家社会。校党委副书记聂贵新专程到现场看望了参赛同学,为同学们加油打气,并详细了解、指导参赛作品的展示准备和答辩环节。

                    undefined

                    undefined

团广东省委党组成员、广东省团校党委书记潘剑勇与我校参赛团队亲切交流

                       undefined

                       undefined

校党委副书记聂贵新指导我院作品

据了解,我院获奖作品从全校502件申报作品中,通过一年半的选拔、培育和反复打磨后脱颖而出,得到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媒体及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中居民分类不方便的痛点,团队研制了一套全自动破袋、分离、识别、分类等功能的全自动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创新地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及进化学习机制的智能识别方法,设计了高效的破袋、震动限位分离、分类机构及反馈处理机构,并开发了物联网平台,为“物联网+资源回收网+垃圾清运网”的“三网融合”垃圾处理系统奠定基础。用户只需要按照日常扔垃圾习惯,即可实现居民袋装干湿垃圾的全自动破袋、分离、识别、分类等功能。作品市场前景可观,可实现对垃圾在源头进行高效高精度地分类收集,从前端减少垃圾人工处理量和处理设备,变废为宝,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并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undefined

参赛作品学生团队

从校赛到全国终审决赛,团队指导老师和参赛队员都倾注了巨大心力。指导老师刘长红、常向阳、彭绍湖等不辞劳苦、悉心指导,成员杨兴鑫、程健翔、陈毓锋、张健豪、黎子良、利恒浩、叶土仙、余卓权团结拼搏、不懈努力。项目答辩之后,《中国青年报》记者对团队主要成员和指导老师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深度采访。

自参加“挑战杯”竞赛以来,我院共获得全国奖项5项,省级奖项20余项,竞赛成绩长期位列学校前列。该项赛事一直是我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近几年已培养的学生曾获校“十佳学生”6人,参赛学生毕业后继续攻读国内外重点大学研究生或成为企事业单位骨干研发人员,我院“赛学协同”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供稿:冯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