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广大 | English

学生工作

Student Affair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新闻动态 > 正文

“机电风”科技文化节活动总结201305

2013/06/06  点击:[]

“机电风”科技文化节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建设和谐校园,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水平和文化艺术修养,同时将校园文化活动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举办了第六届“机电风”科技文化节。

一、活动目标与思路

本届科技文化节面向我校全体学生,秉承“第二课堂的建设以服务第一课堂为目标”的理念,以“学术造就文化、科技引领时代”为主题,结合我校“科研兴校、服务荣校”的办学理念及学院的专业特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与文体实践活动,提高我院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志愿服务意识,促进大学生树立追求卓越、锐意创新的科学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

二、活动开展情况

本届科技文化节分为机电风之学术科技节与机电风之文化节两部分。学术科技节在2012年10月至12月开展,以培养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开展各项学术、竞赛类活动;文化节在2013年3月至5月开展,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与提高志愿服务水平为主线开展各类文体及志愿服务活动。

(一)学术科技节

1.召开学术科技节启动仪式暨科技创新大赛培训讲座。为进一步宣传本届学术科技节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院于2012年10月23日下午在理南522教室举行了第六届“机电风”科技文化节之学术科技节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德伟宣布学术科技节正式启动,并对本届科技节的主题与活动宗旨进行简要说明,学工办主任裴九雄对同学们做了活动动员讲话。随后,已担任数届“挑战杯”指导老师的刘长红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本次科技创新大赛的比赛内容和注意事项,最后由“挑战杯”获奖的2009级学生曾敏杰同学分享项目经验。

2.开展第三届科技创新大赛。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院科学探究、实践求证的学术氛围,学院以“科学创新,创造优质生活”为主题,开展我院第三届科技创新大赛。比赛要求对生活常见的小型器械或用品进行创新改装或发明新设计制作。在同学们的踊跃报名与积极参与下,学院于2012年11月20日在理南213室进行了本次大赛的总评选,共有16项作品进入决赛。参赛同学们依次上台介绍、展示自己的作品,由学院陶建华副教授、刘长红、余群等三位老师组成的评审团对选手们的作品一一进行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比赛期间参赛项目之一的飞行器即场飞行更是将整个比赛推向高潮。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角逐,《基于双核(ARM Cortex-M3嵌入式)处理器的多旋翼无人机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研究》项目荣获一等奖,《智能宠物屋》、《两栖电动车》等项目分获二三名。本次比赛为我院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锻炼平台,使学生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并从实践中进一步挖掘、理解、消化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

3.开展第五届电路板技能应用大赛。电路板应用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电气与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技能,开展电路板技能应用大赛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电路板和元器件有关知识的认识,更能增强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本次大赛设有培训、初赛及决赛三个阶段。首先从2012年10月24日开始由学院陈虹老师对参赛选手进行连续四天的培训,通过培训同学们对自己的作品都进行了改进和提高。11月1日至2日两天的初赛在电子信息楼架空层举行,评委老师从178个参赛作品中评选出22个作品进入决赛。本次大赛的决赛于2012年11月6日下午2点在红棉路举行,参赛选手逐一测试电路作品进行展示,过路的同学被参赛者的认真热情与现场的精彩展示而吸引纷纷驻足观望。最后由学院专业教师组成的评审团选出8名同学的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4.举办CAD建模大赛。广州大学CAD协会的大部分成员为我院学生,在学院“机电风”学术科技节中,CAD协会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申报并组织了以“长江后浪推前浪,层层精彩个个young”的CAD建模大赛。本次大赛面向我校全体学生收取运用CAD、solidworks等软件画出的原图或三维模型作品,并分趣味组与专业组进行评比。本次大赛的决赛于2012年11月2日在工程北333举行,经初选后共有21名同学的作品进入决赛,最终由评审团选出6份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5.开展班徽班服设计大赛。此次大赛面向全校2012级大一新生,拟通过学生自行设计班徽班服在提高学生运用相关软件绘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宿感。本次活动首先于2012年10月23日在工程北333举办了针对参赛选手的制图绘图培训大会,随后在11月6日在红棉路对参赛的27份作品进行现场展示并接受投票。最后,通过现场投票及专业老师评审选出优胜奖1名及最受欢迎奖及最具创意奖各一名并给予奖励。

6.开展学术长廊展示活动。2012年11月6日下午,由我院团委、广州大学CAD协会、广州大学车迷协会、广州大学声像与灯光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2012年“机电风”学术科技节之学术长廊活动在红棉路正式拉开序幕。本次学术长廊包括科学知识问答、学术作品展示、声像与灯光协会音响设备展示、CAD协会技术展示、车迷协会智能车展示等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师生前来参观并参与体验活动。在整个活动进行中,展示者都尽情挥洒智慧,满足参观同学的好奇探究之心,各摊位处处充满工作者对展示成果的耐心讲解和同学们体验的阵阵欢笑。通过学院学术长廊展示活动,既提高了我校学生对相关科技的认识,增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又提高了我院学术科技成果在校内的知名度。

(二)文化节

1. 开展第三届机电学院“今声相伴”歌唱比赛。在开展学术科技类活动之余,学院仍注重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音乐才华的舞台。通过初赛选拔,我院第三届“今声相伴”歌唱比赛决赛于2013年4月16日晚7点在讲学厅拉开帷幕,共有12名参赛者进入决赛。比赛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由各参赛者自选曲目独唱,本环节各参赛同学都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歌声和欢呼声的交汇也使现场气氛迅速升温。第二环节是参赛选手分为六组随机选歌两两对唱,通过此环节考验参赛者的演唱功底和与其他人的配合能力。经过前两个环节,评委评选出5名参赛者进入最后一个清唱环节,最后由评委团评选出本次比赛的前3名及最具人气奖。歌唱比赛等文娱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展现了我院学生朝气蓬勃、勇于展现和提高自我的良好精神风貌。

2. 开展学院十佳学生评选活动。为进一步挖掘、树立和宣传我院学生在理论学习、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不断激励自我、努力全面发展,我院于2013年5月10日在文新楼206举办了学院十佳学生的评选活动。通过前期的选拔,共有来自四个年级17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了当晚的总评选。各候选学生通过现场演讲展示与宣传视频展示两个环节进行竞选,第一轮候选人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了台下老师和同学们阵阵热烈的掌声,第二轮通过宣传视频的播放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候选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开拓创新、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经过学工办全体老师作为评委的讨论并根据现场学生的投票,最终评选出在学习、科技创新及学生工作表现突出的十名学生当选为本年度学院十佳学生。

3. 开展义务维修活动。广州大学维修协会以“学以致用”为宗旨,利用所学机械与电子电信相关专业知识为广大学生义务维修电脑、家电等电子产品。为展示机电风采,让我校学生感受到机电文化的动手能力及服务意识,维修协会积极参与学院的“机电风”文化节,于2013年5月14日在红棉路开展义务维修活动兼电子小制作展示活动。通过前期的广泛宣传以及维修协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活动当天不少学生都拿着自己的小电器及电子产品来到现场维修,同时对协会展示的自制电子小制作作品进行试用并参与评价。当天的活动更多的是展示与宣传,维修协会一直以来为同学们义务维修的行为与服务意识已经在我校师生中广为传颂。

4. 开展“清洁球场,感恩回馈”公益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让学子学会感恩、回馈社会,我院于2013年5月21日下午在梅苑篮球场开展了“清洁球场,感恩回馈”的公益活动,学生处廖莹老师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共有142名同学通过自主报名参加了本次活动,同学们首先分组有序地对梅苑球场进行清扫积水、冲洗淤泥、清理球场上的落叶或者遗留的垃圾等清洁工作。清洁完毕后,学院学生会体育部还组织了定点投篮、10人11足、翻纸牌和挤气球等小游戏供劳动的同学们娱乐放松,并对小组积分前三名的同学给予礼品奖励。同学们纷纷表示活动的设置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传递了公益精神,希望学院多组织此类活动。

5.开展文化长廊展示活动。第六届“机电风”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机电文化长廊”于2013年5月14日中午1点在红棉路正式开幕。“文化长廊”由机电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办,活动旨在向全校师生展示机电学院的特色文化与风采,以摆摊的形式为全校师生展示机电学院近阶段在各项学术比赛、学生活动、志愿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以及优秀的学生作品,并提供益趣的游戏让现场参观的同学在机电文化氛围中开心互动。参与游戏的师生们通过虚拟现实交互的游戏互动,不但更深入地了解了机电技术的发展,而且在游戏中充分感受到了机电独特的文化风采。

6. 举办文化节闭幕晚会暨毕业晚会。本届文化节闭幕晚会暨毕业晚会将于2013年5月31日在演艺中心门前举行。我院在给同学们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晚会同时,也在闭幕晚会上对在本届文化节各项活动中积极参与、获得奖项及幕后工作的同学们予以表彰。

三、取得的成效

“机电风”科技文化节作为我院的传统活动,通过学术科技类、文体类、志愿服务类等类型多样的各项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学生们展现才华、提升素质、锻炼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又将课外活动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通过活动的开展不断强化学生的学术科研意识,促使学生自觉培养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完成了第二课堂服务第一课堂的目标。特别是通过专业竞赛类活动评选的相关作品,为我院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院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专业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6项,省级奖项30项,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以上。在第五届广东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12)中获得两个一等奖,第六届广东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13)中获得一个一等奖。“新型自行车多功能喷涂机”和“智能型吸尘拖地清洁机器人”两个项目在校赛和省赛中脱颖而出,分别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第十二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四、实际影响与取得的经验

“机电风”科技文化节作为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代表和窗口,一方面通过向全校学生展示我院学生的学术科技创新成果与文体活动开展情况,提升我院学生活动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校内外志愿服务相结合,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辐射到全校乃至社会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和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机电风”科技文化节也与我院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相契合。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实践与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我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从2008年起开始实施CDIO教育改革,提出了由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双目标课程体系、同步研究性教学方法模型和多元考核模式组成的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该专业成为全国11个以CDIO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的试点专业建设的国家特色专业之一。我们的“机电风”科技文化节正是在学生活动的层面践行着CDIO的理念,辅助并深化着专业改革。

学院将在总结以往六届“机电风”科技文化节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与学生工作发展方向,努力推陈出新,开拓进取,为培养学生创新思想、提高动手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搭建更多的平台,营造良好的育人文化氛围,积极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时间:Jun 6, 2013 9:03:0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