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主办的第24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顺利落幕。我校推荐参赛的作品荣获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创下我校学子在该项赛事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其中,由廖梓鹏,谢泽文,刘泽安以及刘福强,李思道,何佳伟组成的两支队伍荣获全国一等奖,由刘金辉,李天注,温嘉文组成的队伍荣获全国二等奖。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是一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全国性学科竞赛,自199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24届,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并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受疫情影响,本届赛事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举行,分为创新类、应用类和竞技类等项目。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州大学等400多所高校的10000多名学子报名参赛。经过省赛的激烈角逐,最终有1000多支优秀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参赛高校和队伍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本次大赛备赛期间,依托我校机电工程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指导教师团队对参赛选手进行了精心指导,参赛队员不畏酷暑、攻坚克难,对参赛作品不断打磨精进,最终在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年来,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在校领导关怀指导以及各部门积极支持下,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各类国家级大学生竞赛中屡创佳绩。此次大赛获奖标志着我校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再一次取得了里程碑式新突破。下一步将我校继续紧密围绕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开展国家重点领域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表1 广州大学获奖团队信息
序号 |
项目名称 |
参赛队员 |
指导老师 |
获奖等级 |
1 |
蓝海卫士——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海洋垃圾回收系统 |
廖梓鹏,谢泽文,刘泽安 |
刘长红,邹涛 |
全国一等奖 |
2 |
绿洲卫士——水气智能调控式植树灌溉一体化机器人 |
刘福强,李思道,何佳伟 |
梁忠伟,刘长红 |
全国一等奖 |
3 |
基于海扁虫运动形态仿生的水下勘探机器人 |
刘金辉,李天注,温嘉文 |
刘长红,江帆 |
全国二等奖 |
(供稿: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